国标银焊条的生产标准主要依据GB/T10046-2018《银基钎料》,以下是该标准的一些主要内容:
1.分类:标准对银基钎料进行了分类,规定了不同类型银焊条的型号编制方法。型号中一个化学元素符号Ag表示钎料的基本组分,Ag元素符号后标出其质量分数中间值按照GB/T8170规定修约后的整数;其他元素符号按其质量分数顺序排列,当几种元素具有相同质量分数时,按其原子序数顺序排列;质量分数小于1%的元素在型号中不必标出,如某元素是钎料的关键组分一定要标出时,应将其化学元素符号用括号括起来予以标出。
2.技术要求:
-化学成分:钎料的化学成分应符合标准中规定的相应牌号的要求。对于真空钎焊或在真空条件及类似限定条件下服役的钎料,其杂质元素成分还应同时符合额外规定的要求,以严格控制可能影响钎焊质量和在特殊环境下性能的杂质含量。
-物理性能:虽然标准中没有明确规定统一的物理性能指标,如熔点、硬度等,但不同牌号的银焊条在实际生产中通常有相对应的熔点范围等物理性能要求,例如HAG-2B含银2%,熔点为645-790摄氏度;HAG-5B含银5%,熔点为645-815摄氏度等。这些物理性能需满足相应应用场景下的焊接工艺要求。
-外观质量:银焊条表面应光滑、清洁,无明显的裂纹、气孔、夹杂物等缺陷,以保证焊接时的均匀熔化和良好的润湿性。
3.试验方法:标准规定了用于检测银焊条各项性能的试验方法,包括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物理性能测试方法以及外观质量检查方法等。例如,化学成分可通过光谱分析等方法进行检测;熔点可采用热分析等方法测定;外观质量通过目视检查或借助适当的检测工具进行检查。
4.检验规则:明确了银焊条的检验项目、抽样方法以及合格判定规则等。生产过程中需定期进行抽样检测,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每批产品应进行化学成分、外观质量等方面的检验,必要时还需进行物理性能等项目的检验。
5.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对银焊条的包装形式、包装材料以及包装上应标注的信息进行了规定,如产品型号、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同时规定了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如防止受潮、受热、碰撞等,以及产品的储存条件,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与腐蚀性物质接触。